2025年6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7977起
润物细无声——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的溯源与实践(下)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 主要指标好于预期

河南郑州“惩治防”贯通激活内生动力

发布时间:2025-08-04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字体大小[ ]

河南郑州“惩治防”贯通激活内生动力

得意之笔丨不断擦亮乡村振兴清廉底色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陈奕 通讯员 马瑞瑞 郭军斌

 

  河南省新密市纪委监委将监督护航乡村全面振兴作为工作重点,聚焦产业发展、政策落实等关键环节,严查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图为近日,该市纪检监察干部在当地葡萄种植基地了解有关情况。王鸿涛 摄

  本期看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要把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重要任务常态化地抓,让老百姓可感可及。河南省郑州市纪委监委将深化整治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常态化任务紧抓不放,靶向纠治痛点难点,严肃查处“蝇贪蚁腐”,助力激活内生动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

  位于黄河之滨、中原腹地的河南省郑州市,已完成今年的夏粮机收攻坚任务。“‘三夏’期间,我们压紧压实驻在部门主体责任,围绕惠农补贴落实、农机供应、粮食收购存储等重点环节开展监督,全力保障夏粮丰产丰收。”郑州市纪委监委驻市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负责同志近日介绍,接下来,将继续深化“室组地企”联动监督,护航高标准农田建设提质增效,推动农产品加工业技术改造和数字化转型,进一步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提升,保障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更多乡村振兴发展成果。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振兴。近年来,郑州市纪委监委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将乡村振兴领域作为监督重中之重,紧盯基层权力运行关键环节,持续强化对重点项目、重大资金、重要环节的监督检查,一体贯通“惩治防”,不断擦亮乡村振兴清廉底色。

  数字赋能监督,精准发现问题线索

  “现在只要在手机上点一点,村里的‘三资’情况便一清二楚,还能随时反馈问题、参与监督。”家住金水区丰庆路街道杲村的徐先锋向记者展示手机屏幕内容,介绍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有关情况,实时滚动的土地出租收入、惠民支出等数据一目了然。

  这样的数字赋能场景,是郑州市纪委监委深化大数据监督、提升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农村集体“三资”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群众关注的焦点,也是基层监督的难点。该市纪委监委深化运用大数据技术,依托农村“三资”管理系统、集体财务支付系统等,强化对村集体“三资”存量、价值和交易等情况的动态监督。

  郑州市纪委监委在全市村(社区)全面推广应用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明晰村级权责清单,公开“三资”“三务”等信息,实现民生事务和监督事项一键查询。通过微信小程序等渠道,群众即可在线查看信息、反馈问题、投诉举报,市纪委监委后台统一受理、及时反馈。

  与此同时,该市纪委监委将纪检监察监督模块深度嵌入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平台,靶向纠治乡村振兴领域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为基层治理赋能增效,确保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精准发现、高效处置。

  自2024年11月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平台试运行以来,累计查处漠视群众合理诉求等作风和腐败问题157个,处理处分206人,推动化解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157件。“办理时限、进度全程留痕,违规操作、敷衍了事根本躲不过监督‘电子眼’。”一名干部坦言。

  持续推动加强乡村振兴资金监管,郑州市纪委监委建立“纪巡审”联动机制,联合审计部门、巡察机构对集体资产资源发包租赁、农村工程项目建设等开展监督检查,对问题线索快移快送、严查严惩。“针对新郑市6个乡镇应收未收土地流转资金1000余万元、中牟县冷藏保鲜设施项目207万元建设资金闲置等问题,我们督促驻在部门严把关口,严肃查处资金使用不规范问题20起。”该市纪委监委驻市审计局纪检监察组主要负责同志表示。

  开展提级监督、市县联动提级巡察,是破解民生痛点、护航乡村振兴的有效探索。今年3月,郑州市委巡察机构选取经济体量大、信访矛盾突出、群众反映问题强烈的重点乡镇(街道)、村(社区)开展提级巡察,排除“熟人社会”干扰,增强监督实效性。

  “对村提级巡察期间,第五巡察组发现中原区西流湖街道西岗村物业公司长期拖欠230户群众押金共计42.5万元的问题,立即督促街道办、村委会整改,通过现金和抵扣物业费等方式偿还押金。第十巡察组接群众反映某市属国企长期拖欠新密市来集镇马武寨村赔偿款192万元、李堂村两家企业拖欠租地款21.6万元等问题后,迅速督促整改,目前赔偿款已支付52.8万元,租地款已全部支付到位。”郑州市委巡察机构有关负责同志说。

  十二届郑州市委巡察以来,市县两级巡察机构已完成对全市3159个村(社区)的巡察全覆盖,共发现问题7.3万个,推动解决民生领域问题9028个,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等各类整治102项,挽回集体经济损失1.3亿元。

  以案促改促治,压缩权力寻租空间

  因涉嫌挪用及侵占村集体资金,去年底,新密市城关镇甘寨村原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胡某某接受审查调查。

  新密市纪委监委在提级办理该案时,发现了胡某某通过签订虚假协议、伪造“四议两公开”会议记录等手段,企图掩盖将村集体纸厂车间及52亩土地转让金占为己有的违纪违法事实。

  “提级办案有效排除了人情干扰,通过调取银行流水、土地转让合同等关键证据,我们发现胡某某及其亲属银行账户存在异常资金往来,最终完整锁定其利用‘阴阳合同’倒卖集体资产据为己有的证据链。”办案人员介绍。

  办案是最有力的监督。乡村振兴领域政策多、项目多、资金多,容易滋生风腐问题,直接损害群众切身利益、啃食群众获得感。

  郑州市纪委监委将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与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领域问题整治相结合,以查办案件带动全局,指导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采取挂牌督办、提级办理、领导包抓等方式,严惩村干部虚报冒领、截留挪用、贪污侵占等侵害群众利益行为,坚决斩断伸向乡村振兴领域的“黑手”。

  “我们持续健全完善‘室组地’联动、片区协作工作机制,实现案件查办统一指导、办案资源统一调配、案件质量统一评估,持续提升基层办案质效。”郑州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2024年以来,全市共查处乡村振兴领域相关问题线索911件,党纪政务处分467人,通报曝光典型案例54件。

  针对案件暴露的系统性、普遍性问题,该市纪委监委综合施治、标本兼治,推动相关部门出台农村集体“三资”规范管理意见,开展农村集体资产大清查。针对集体“三资”规模大、村级债务高、违纪违法案件多的县(区)、村(社区),深入排查村级合同、财务管理、工程项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累计整改问题合同3079份,规范产权交易327宗、2.79亿元,清欠项目资金4000余万元。

  为进一步压缩基层权力寻租空间,保障广大农民合法权益,郑州市纪委监委推动将乡村振兴领域的重点项目、重大资金,以及“三资”管理和群众高度关注事项纳入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管理,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各级党委政府加快推进市、县、乡、村四级产权流转服务体系建设,统一联网、统一运作、统一管理,依法合规盘活农村资源要素,铲除基层“微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近日,河南中牟新区大孟街道朱大汉村一处集体房屋完成对外出租,115万元租金于合同签订当日一次性付清。此次交易由中牟新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公开网络竞价,10个工作日内完成从申请到成交的全部程序,交易高效、公开透明,资源配置使用更加科学,农民利益更有保障。

  中牟县(中牟新区)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介绍,网上交易可以在更大范围选择交易者,有效防止不规范交易导致的村集体资产受损问题,保障农村资产资源安全有序流动,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护航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盛夏时节的巩义市夹津口镇韵沟村,青山环抱,绿意葱茏。在当地一处研学基地,孩子们正在体验非遗手工制作。

  “我们坚持‘村企联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推动打造集文创研学、非遗展览、休闲民宿于一体的多元化产业链,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共赢。”日前,面对前来走访的巩义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韵沟村党支部书记王建利说。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郑州市纪委监委聚焦产业项目“建、管、用”全周期服务管理,构建“发现问题—交办督导—整改销号—长效治理”的监督闭环,靶向破解规划论证不科学、建设管理不到位、经营效益不理想等问题,以有力监督推动特色产业“破茧成蝶”,为乡村全面振兴赋能增效。

  在登封市君召乡海渚村,一座“沉睡”两年的芥菜冷库如今重焕生机。此前冷库长期闲置,群众看在眼里、急在心头。登封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深入调研后,推动乡村振兴部门引入农副产品公司,对其升级改造。如今,这里建起深加工生产线,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这样的变化并非个例。2024年以来,郑州市纪委监委将乡村振兴帮扶项目运行管护问题纳入整治范围,运用“室组地”联动监督机制,对全市6个县(市)68个乡镇(街道)269个村的重大帮扶项目进行起底摸排,重点纠治“一建了之”、闲置浪费等问题。

  通过综合分析研判,郑州市纪委监委锁定乡村振兴帮扶项目运行监管不力、效益发挥不佳等“病灶”,对发现问题的项目建立台账,向有关职能部门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压紧压实行业部门整改责任,推动激活57个“沉睡项目”,预计年增集体经济收入715万元、创造就业岗位500余个。

  同时,针对发现的问题,该市纪委监委驻市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会同农业农村、财政等部门会商研判,推动健全乡村振兴帮扶项目规划、运行监管、资产管护等长效机制,为项目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为找准护航产业发展的着力点,我们聚焦特色农业联农带农实效和农技服务短板,建立‘纪检监察监督+行业治理’联动机制,推动出台产业帮扶项目联农带农工作意见,构建‘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构建‘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产业生态。”郑州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该市纪委监委相关监督检查室联合驻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纪检监察组,对科技特派员工作落实情况跟进监督,督促职能部门送技术到基层,保障优质农资直达农户,以农技服务下沉赋能产业产量、效益双丰收。

  监督保障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在巩义市嵩阴风景区,“机车民宿”“卧龙民宿”等特色项目吸引社会投资1.5亿元,带动周边村民每户平均年增收2万元;在巩义市鲁庄镇桑家沟村,精品花卉通过物联网直供全国大型批发市场,年产值突破300万元;在新密市岳村镇电商物流园转型升级直播基地,日均百万元级的“云交易”带动艾草产业发展、农户增收……

  “监督既要筑牢廉洁防线,更要疏通产业堵点,我们将以精准监督守护好乡村振兴‘责任田’,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郑州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

中国公众信息网摘编亓荃鹏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音/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本网原创文章除外),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法规、政策,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 3555333776,微信号:GAN160003,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电话:010-89525216。本网投稿邮箱:3555333776@QQ.COM。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外雅宝路12号(华声国际大厦)1层 1 2 1号。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XXXXX网站。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发表感言: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